臺灣民間在嬰兒到了四個月時,見到嬰兒流口水,傳統上
,就有了「收涎」的儀式,祈求嬰兒早日停止流口水,健
康成長。做「四月日」的這一天,外婆家要送「涎垂」(
即「圍兜」)、青衫、紅褲、胖仔褲等衣服和紅桃、酥餅
等食物,也有送嬰兒坐的轎椅和木馬等。
酥餅用十二個或十二的倍數,二十四個串連在一起成圈狀
,掛在嬰兒的脖子上,到鄰居家或親朋好友處,大家從嬰
兒脖子上摘一個餅,擦拭嬰兒嘴邊的唾液,同時要唸吉語
:「收涎收乾乾,明年叫阿爸」或「收涎收灕灕,明年招
小弟」或只說:「賢大漢」,意謂祝福嬰兒長得快。這些
動作完成後,收涎的人,就要把酥餅吃了。嬰兒從這一天
,開始圍上外婆家送的圍兜兜和胖仔褲(開襠褲)。
有些地方還舉行「開葷」,讓嬰兒嚐嚐魚、肉等葷類食物
。四月日當晚,亦會宴請親友,並贈親友紅桃,共同為嬰
兒祝福,同時分享嬰兒家的喜悅。
週歲,俗稱「度晬」,是嬰兒出生後,最隆重的儀禮。週
歲習俗中最有趣味的是「抓周」或稱「試周」…等,此一
習俗在南北朝時期已形成。
抓周做法各地大同小異,一般在廳堂舉行,在祭拜祖先和
神明之後,收起祭拜的牲醴,並在桌上放一個大的竹編米
篩,米篩內放置十二種不同的物品,象徵十二種不同的行
業,接著把嬰兒抱放在米篩之中,讓小孩自由的取出其中
一件物品,以測試孩子未來的職業和性向。這些物品依舊
俗分別是書、筆、墨、印、算盤、秤、錢幣、雞腿(或豬
肉)、尺、斧、蔥、蒜、芹菜、田土(或稻草)等等。
嬰兒取書則為讀書人,筆墨為書畫家,印主做官,算盤、
秤主商賈,錢幣主富豪,田土主地主,尺主工程,蔥意謂
聰明,雞腿、豬肉謂食福,芹意勤勉,蒜意善算等各有其
含意。又有讓嬰兒腳踏紅龜稞,取意長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