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樹,是一種熱帶植物,屬常綠灌木,南北回歸線及赤道附近
是世界咖啡生長帶,生長條件需要雨量豐沛、氣候多濕,適合的
海拔約 600~1500公尺,年降雨量1500~2000公厘,溫和的白天與
涼爽的夜晚交替,年平均溫度約15~25度,日夜溫差約10度。
咖啡樹的樹高,可以達到四 ~六公尺,但為了管理與採收方便,
逐漸改良以低莖栽培法,將樹莖壓低至二~三公尺高。咖啡樹根系
發達,莖可達5~10公尺,枝幹對生,向側面延伸生長,葉對生於
短莖分枝上,葉呈橢圓形尖狀,顏色亮麗有光澤。
咖啡樹種下後,經二~三年的成長,在進入春天,會開出白色酷似
茉莉花,帶有淡淡茉莉花香味的小花朵,花期僅有三 ~五天,當
花朵凋謝後,會慢慢開始結長呈鮮綠色的幼果,隨著果實漸漸成
熟,進入九~十二月,由暗綠變黃,再轉變為紅色。熟透的咖啡果
實,宛如一顆顆誘人的櫻桃,果皮內有略帶黏性的甜果肉,果肉
再包裹著淡綠色的小豆,即一般所謂的「咖啡豆」。
成熟的果實外皮呈紅色,由於形狀和顏色與櫻桃相似,很多地方
稱成熟咖啡果實為咖啡櫻桃(coffe cherry)。
成熟的咖啡果實都是用人工一粒一粒地採摘下來,經過機器清洗
脫去果皮處理,成為生咖啡豆後,需要再經過水洗、曝曬、脫殼
、烘焙等處理手續,才能使咖啡豆呈現出獨特的顏色、香味與口
感。
口感佳,香氣濃,喉韻好的咖啡,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
的飲品。在一般人的印象裏,提到咖啡,似乎總會認為舶來品的
咖啡比較香,卻很少有人知道,在臺灣道地生產的「臺灣咖啡」
,也在世界咖啡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臺灣有多處種植咖啡樹的地方,包括南投縣仁愛鄉惠蓀林場、花
蓮縣瑞穗農場、雲林縣古坑鄉荷苞山農場、臺南縣東山有機咖啡
農場等地,早在日據時期開始,便已有栽種生產咖啡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