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鵑科的綠絲冠僧帽鳥,分布於非洲安奇拉、辛巴威以北地區。
綠色的身軀有相當好的保護色,還有著如西藏喇嘛帽子四的頭冠,
眼先有白斑,眼下有細黑線。眼褐色有紅色的眼皮。飛行時飛行羽
為紅色,相當美麗。
俗名石鸚哥的白環鸚嘴鵯,為小型鵯科鳥類,體長大概十九公分,
因頸部有一明顯白環而得名,為為台灣特有亞種,分布於中、低海
拔山區,或丘稜地帶。在台灣的四種鵯科鳥類中最不親近人。
嘴部黃色,嘴形粗短似鸚鵡,頭部灰黑,耳頰部有幾條細白紋。前
頸有白色環帶延伸至頸部後方,看起來就像是個出席晚宴的貴婦人
戴在脖子上的珍珠項鍊。其餘身體呈橄綠色,腳部褐色。
常小群活動的牠們以昆蟲和其幼蟲、果實、漿果或種籽等為食,常
停棲樹梢、草莖或電線上鳴唱,叫聲短促、嘹亮。
長尾輝椋鳥,八哥科,分布於新幾內亞北部比亞克島、南佛島。
長約54公分,雌雄羽色相似,上體大致為有金屬光澤的藍綠色,羽
緣有黑斑,尾羽藍色,頭與臉藍黑色,頸及胸為有金屬光澤的藍綠
色,腹藍色,白色眼睛。金屬光澤的體羽,在陽光底下隱隱發亮,
非常珍奇。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