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秋天,蒼鷺會遠從北方飛到南方及台灣渡冬。牠們對於活動
的場地非常依戀,除非受到極大的干擾,否則整個渡冬期都可以在
同一個區域看到牠們。
蒼鷺是一種大型的水鳥,牠常縮頸靜立在水邊,不理會烈日的曝曬
或氣候的變化,完全不動地佇立好幾個鐘頭,由於有這種習慣行為
,所以又有「老等」的別稱。
「老等」是蒼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一種策略,除了取食和飽食即滿
足外,對環境不會造成破壞和改造。從某種角度視之,「老等」是
一種堅持,一種耐力的考驗,也是一種哲理。也就是說:耐心的等
待,終究會有所穫。
蒼鷺是冬季普遍易見的鳥類,任何湖庫、池塘、溪流及泥質灘地等
濕地,都能見到牠的蹤影。
牠的嘴長、頸長、腳也長,適於在淺水中涉水行走。飛行時,頸部
彎曲成Z字型,翅寬大而拍動緩慢,狀甚悠閒而優雅。
濕地裏的動物,如魚、蝦、蛙、蛇、蟲等都是牠的食物。牠在覓食
時,大多為單獨活動,牠的覓食方式,當然不只「老等」一種,也
會漫步緩行,尋找水中可啄食的目標。
蒼鷺是群聚性的鳥類,除了同種群聚,也會與其他不同種鳥類聚集
在一起,在同域共處的眾鳥中,蒼鷺體型高大,視野遠闊,環境中
如有任何異動,通常都是牠最先覺察到,並發出粗啞、低沉「嘎」
的鳴叫聲,提醒眾鳥的注意。牠在眾多鳥類群聚的社群裏,似乎扮
演著警衛的角色。
蒼鷺確實彷似是一種深具“禪意”穩定性極佳的鳥類;牠們不論覓
食、休息始終都保持一股安靜不慌不忙的紳士風度。牠們也不像大
白鷺愛搶地盤,群體活動時的禮讓行為和生態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因此每當嚴冬看到蒼鷺站在寒風凜凜的枯萎草原或沼澤邊時,人
們對牠都會產生憐惜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