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703.JPG

射耳祭是布農族的傳統祭儀之一,在布農族語中稱為
Malahtangia ,有「射鹿耳」之意,是布農族人一年
之中最盛大的祭典活動。

IMG_3639.JPG

每年的4、5月間,小米成長、除完草而農事告一段落
時,布農族的頭目會召集部落裡全體男性族人到祭場
舉行祭儀,女性則不能進入祭場。

IMG_3648.JPG

祭儀的過程有「獵前槍祭」、「射耳儀式」、「分肉」
、「祭骨儀式」,以及「頌功酒宴」等活動,祭典亦
可展現布農族獨特的傳統服飾與音樂特色。

IMG_3688.JPG

槍祭時,眾人蹲成一圈,槍則放在中央地上,由祭司
手持茅草唱祭歌。

IMG_3755.JPG

祭司會領唱稱為「pislahi」或「pislai」(意即「去
打獵」)的歌曲,歌詞內容以祈求豐收為主,有些還
會強調槍枝在儀式後,會帶有特殊法力,讓行獵順利
。形式上採四音節的句型排列,並以無義的虛詞母音
ka、la結尾。唱法是祭司唱一句,眾人便以泛音和聲
重覆一句。

IMG_3674.JPG

射耳祭是小孩子成長最重要的祭典儀式,也是訓練狩
獵的作戰能力、確立個體生命價值、獲取社會肯定認
同的方式,是成年禮儀的必修課程。

IMG_3693.JPG

世居中央山脈的布農族,傳統以農耕、射獵、採集為
生,非常重視歲時祭儀,從年首到年尾舉行各種祭典
祈求相應的保佑,其中又以射耳祭最為重要,也是臺
灣原住民中布農族獨有的祭儀,以此祭典向祖靈祈禱
,庇佑獵物繁盛眾多,並在氏族中傳承狩獵文化。

IMG_3707.JPG

布農族傳統的射耳祭以氏族為單位,各有自己的祭場
,射耳祭祭典活動都是在自家祭場舉行,由於社會的
變遷,布農族逐漸喪失狩獵維生的傳統,原始的祭場
多已淹沒,如今在文化意識高漲、本土觀念增強的下
,全省布農族社區,目前紛紛把射耳祭活動當作是一
年當中最重要的的一個代表性的重要節日,但就在原
始的祭場多已淹沒的情況下,各社區的射耳祭活動多
半就近找一個寬敞的公眾場所舉行。

IMG_3717.JPG

父系社會的布農族其狩獵向來由男性負責,因而射耳
祭的主要儀式也以男性為主,獵人們會切下獵物的耳
朵懸掛在支架上,再以弓箭或火槍瞄準射擊之。

IMG_3681.JPG

獵人們藉由射中獸耳這樣細小的目標,來象徵成為優
秀的神射手,再共同分食獸肉,以象徵團結合作的狩
獵精神。

IMG_3642.JPG

布農族男子服飾,一種是以白色為底,可在背後織上
美麗花紋,長及臀部的無袖外敞衣,搭配胸衣及遮陰
布,主要在祭典時穿著。

IMG_3723.JPG

另一種是以黑、藍色為底的長袖上衣,搭配黑色短裙
。上衣以白色為主的無袖對襟長上衣,另於上身穿著
胸袋或腹袋,下半身著黑色短裙。皮衣、皮帽也是布
農男子主要的服飾。

IMG_3644.JPG

女性的服裝顏色常見深暗色調的藍、黑色,而服裝上
的織紋較多用黃、紅、黑、紫四色交互搭配而成條紋
。另外主要在祭儀上穿著的傳統衣飾普遍是以白色為
底,並且圖紋以直條人字紋為主,紋飾產生喜用紅、
黃、紫或紅、黃、白搭配出來。

IMG_3645.JPG

布農族分佈在埔里以南的中央山脈及其東側,直到知
本主山以北的山地,是部落的散居社會。

IMG_3778.JPG

由於布農族人的生活區域橫跨南投、花蓮、臺東、高
雄的廣大山地,不同的族群接觸經驗及生活環境,也
讓各地布農族人呈現不同的服飾風格,例如:分布在
臺東、高雄地區的女子服飾,多受鄰近魯凱、排灣族
影響,上衣著連身長衣,內圍長裙,小腿穿戴護腳布
。卓溪地區的女子服務則是以藍色漢式右襟長袖半長
衣,下身黑裙有方格紋與條紋為飾。

IMG_3654.JPG

布農族是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

IMG_3650.JPG

 

IMG_3767.JPG

 

IMG_3655.JPG

 

IMG_3656.JPG

 

IMG_3657.JPG

 

IMG_3662.JPG

 

IMG_3663.JPG

 

IMG_3668.JPG

 

IMG_3676.JPG

 

IMG_3683.JPG

 

IMG_3684.JPG

 

IMG_3687.JPG

 

IMG_3692.JPG

 

IMG_3701.JPG

 

IMG_3726.JPG

 

IMG_3737.JPG

 

IMG_3741.JPG

 

IMG_3751.JPG

 

IMG_3768.JPG

 

IMG_3770.JPG

 

IMG_378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