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石蒜,石蒜科多年生鱗皮鱗莖球根花卉,株高30~50cm,莖為
肥大鱗莖具鱗片,葉成劍形,花型呈放射狀,花瓣具有波浪般的弧
度,且花梗既直又長,看起來非常優雅柔美。有龍爪花之稱。
每年的4至5月,葉片成熟後而逐漸枯萎脫落進入休眠期,葉片養份
蓄積在鱗片中,約到9、10月鱗莖足夠肥厚時,便開始由鱗莖抽出
花梗開花,至11月花朵凋謝,葉片才會由鱗莖生長出來,有著見花
不見葉,見葉不見花的特性,又名忽地笑。
金花石蒜是原生於台灣北、東沿海地區,耐旱、耐貧瘠,且生命力
無比堅韌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由於名貴受歡迎,野地的原生
種幾被採摘一空。
與金花石蒜同屬的紅花石蒜,它有個奇特的名稱叫做彼岸花,因為
在日本這種植物多長在墳墓邊,日本人視為不吉祥的花卉。亦有個
出自梵語的別名~曼珠沙華。
多年生草本,地下有橢圓鱗莖,徑約2~4公分,鱗莖外皮紫褐或黑
褐色。葉片線形,厚肉質。秋季開花,花莖抽出時無葉,高約30~
40公分;繖形花序有總苞保護,每花序有花4~7朵,花被紅色,6
片,長約4公分,邊綠皺波狀,花絲與花柱細長。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