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季,海邊或荒地,花朵直徑約一公分的琉璃繁縷,五枚雄
蕊和花瓣互生;雖然花冠小,但雄蕊的鮮黃色與花瓣的紫藍色,
使琉璃繁縷顯得特別搶眼。
台灣一般常見的琉璃繁縷都是開碧藍色花朵,但也有紅橙色花型
的植株,但不多見。
琉璃繁縷,別名:海綠、藍繁縷、九龍吐珠。原產地:歐洲南部
,現今廣泛分布世界熱帶至暖熱帶地區。
有人稱琉璃繁縷為【窮人的晴雨計】,因為琉璃繁縷會在氣壓減
低或是在下雨的前夕,悄悄的閉合花瓣,因此靠琉璃繁縷的小花
來預測天氣。
報春花科的琉璃繁縷,一年至多年生草本,高15至40公分,莖方
形而細長,從基部開始分枝。
葉子為成對生長,沒有明顯的葉柄,葉片呈倒卵形。
春季開花,花孕單生於葉腋,花梗下彎;花萼五深裂,花冠藍紫
色或橘紅色,深裂,裂片倒卵狀圓形,邊緣有細毛。雄蕊五枚,
生於花冠基部,花絲有紫色毛。
花早上開,午後2~3點就閉合,因此又有【牧羊人的時鐘】之稱。
蒴果圓球形,成熟後蓋裂;種子甚小,暗褐色,表面有顆粒狀花
紋。
海綠全株有毒,民間卻用來治蛇傷,狂犬咬傷及肝脾腫大等症。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