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處於花期的綬草,形態與其他雜草類似,不易分辨,因此常被當
成雜草除掉,我拍的地點本來花開了好多,隔幾天再去,只剩寥寥
幾株了,非常可惜。
綬草別名:盤龍蔘、攀龍草、青龍纏柱、紅龍抱柱等,加上每年只
在清明節前後開花,故又稱清明草。
綬草為迷你型、台灣最小的平地野生原生蘭花,莖如青龍盤柱而上
,根的外觀宛如人參般,每年在清明節前後,會吐露出小巧的花莖
,綻放出粉嫩花朵,也因為特殊花莖形態,小花在花莖上會以左、
右旋的螺旋或直線等形狀排列,宛如一條綬帶花紋盤莖而上,每株
各異各有不同形狀,造型十分特殊。
綬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長度為10公分左右,花莖長約10~25
公分,花僅約0.5公分寬,具有蘭花植物典型特徵—唇瓣與蕊柱,
為貨真價實的蘭科植物。
開花順序由基部開始,平均每天向上開花一朵,每朵花開花謝約兩
星期,故一棵綬草之賞花期約可長達一個月。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