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地景藝術節,於桃園不同的行政區輪流舉辦,今年轉進八德區
,以閒置多年而今將規劃為森林公園的【保一總隊大湳舊營區】為核
心展區,並向外擴延至鄰近的綠地和埤塘生態區。以【守護所在、進
擊未來】為基礎概念,以【新風景線】的想像與創新作為主題。
除了匯集臺灣和各國藝術家駐地創作、設置作品或與民眾聯手共創之
外,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亦規劃國內外團隊與在地藝人的一系列表演
,以及進一步鋪陳議題的藝術座談與學術論壇,更安排了與地方文化
、歷史記憶、特色產業與生活環境相關的各種藝術體驗和參與活動。
藉此,望能串連起桃園的自然、人文甚至情感脈絡,開展既探索地方
過去、重新發現當下所在、更思考共同未來的地景藝術節。
本次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參展陣容囊括來自中國、日本、南韓、新加坡
、越南、澳洲、德國、法國的國外藝術家,結合在地藝術家深耕創作
的34件作品、5場論壇/座談、40場光雕展演、155場工作坊及國際藝
術交流會等活動,呈現地景藝術多元樣貌。
除了欣賞藝術作品外,桃園地景藝術節假日舉辦7場主題活動、10場
藝術教育活動,展期間共有75場故事森林劇場、25場大型戶外表演。
大湳森林公園原為保一總隊大湳營區,園區約16公頃,被暱稱「桃園
大安森林公園」,生態資源豐富,營區內有多達42種植物、共計約2
千餘棵,鳥類也很多,曾吸引保育類黃鸝鳥過境,育雛下一代。
生活環境中的種種「地景」,見證了地方發展演化、長期累積而來的
脈絡與紋理。
桃樂園~~以多彩的花,呼應在地多元文化的融合與本源。
新加坡藝術家陳偉立作品《歡聲笑語》設置於西坡埤塘生態公園,他
以一系列雨雲、搭配人工打造的水循環系統,引人思考水資源的問題
。
漫步小憩所~~彩色的線條層層堆疊,繪出一道道與世隔絕的小憩所。
動態陣列~~以互動的機動裝置藝術,回應環境歷史、探索地方的人文
印記。
許多庭~~【強】的重新理解,建立起延續與斷裂的新精神,也將建築
昇華,成為更豐富的自然。
風彩~~艷麗繽紛的色彩、婀娜多姿的形式,為不可見的風動具體賦形,也為生生不息的自然代言。
共用循環~~遺世獨立的大樹及葉梢邊瀰漫闊散的霧水,與地面上的
多重圓圈圖騰互相呼應。引導觀者感受平衡與不平衡、自然與人之
間互相依賴共存的生命新視角。
大湳豎空~~擅長運用最簡單的材料,創建出宛如漂浮在空中的山或
雲的景觀。此次預計以樹狀倒掛結構,輔以沙土效果,為民眾帶來
全新反向視野。
克勞德船~~飄盪池面的小船承載數十面大小鏡子,經過的人只要定
睛觀看,即可看見萬花世界。
柔軟的防衛~~充氣布料的柔軟與彈藥庫的堅硬,形成對比也彼此對話
,引人以輕鬆幽默的方式重新認識空間與環境。
大湳主展區最引人注目的是馬岩松設計的《自然舞衣》,為一座高10
公尺,長寬分別30公尺的小山丘,將原本的軍用三層樓高建築,變身
成一件閃閃發亮的舞衣,走進山丘又可看到另一番風景,相當有趣。
變~~運用台灣原生的竹,打造了36件以桃園民眾之手為模的雕塑,提
醒人類與自然同為一體,沒有分界,合而為一。
片刻之間~~高低錯落的人造石、鏡面和鐵件的組合,呼應作品所在的
營區把桿場域,也創造對空間的嶄新感知。
大湳遺址~~透過民眾採集大湳營區的豐富歷史遺物與自然生態,藝術
家涂維政製作處理成動物或植物化石的質感,營造博物館的氛圍。
藝術家徐秀美的作品《飛越桃花源》,透過從禁錮的牢籠中解放、迎
向清新自然的景象,開啟對未來新可能的想像。
新風景線—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
活動時間:2019年9月6日至9月22日,早上10點才開放喔。
1.主展區:桃園大湳森林公園
地址:桃園市八德區重慶街36號
2.兒美館 ‧西坡
地址:桃園市八德區介壽路一段728號5樓、桃園市八德區和平路411巷
3.藝遊八塊厝
地址:桃園市八德區廣興五街及廣興三路交叉口、桃園市八德區建德路及興豐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