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為台灣多元族群社會的縮影,閩南人口超過90萬人,客家人
口近80萬人,原住民共16族有6萬多人,外籍配5萬多人,外籍勞
工8萬多人,眷村全盛曾達86村,在多元族群的共同努力下,桃
園擁有豐厚的文化土壤,也孕育出多元的文化力量,在生活上衍
生出各具特色的民俗及文化活動,例如客家採茶山歌、客家八音
、閩南廟會陣頭、原民古調、雲南歌舞及國際移工與新住民之多
國文化。
「繽紛文化,活力桃園『2014桃園多元族群嘉年華活動』」於10
月25日(六)下午3點,於桃園展演中心藝文園區廣場盛大開幕,
從下午精彩的族群節慶風俗表演到晚上民謠演唱會,展現出多元
文化的和諧交流,吸引廣大的縣民踴躍前往觀賞。
下午3點首先登場的秀舞台,節目內容共有獅王匯集、異國風情、
舞藝桐花、滇緬情懷、看見原鄉等。節目非常精彩,今天先po出
第一個節目~~獅王匯集 祥獅慶吉祥,與好友們分享。
在中國人代代相傳經過不斷的創作,加入地域及民族特質演變至
今『舞獅』技藝已有以下幾種:
一、大陸的南北獅:南獅(醒獅亦稱廣東獅)、北獅(北京獅)
北獅俗稱北京獅,其外形與北京狗相似,其表演方式活潑逗趣
,多作特技性表演如踩獅球,玩蹺蹺板走鋼索等透過活潑有趣
的方式達到喜慶歡愉的果,其技藝特色在於訓練舞獅者本身平
衡感來呈現各種表演動作。
南獅俗稱醒獅或廣東獅:其外形乃仿照於曾經出沒於當地的吉祥
神獸「年獸」,由於其外形奇特眼大、嘴闊、頭頂又多出一角,
曾有以獨角獸稱之後因其外形與獅子相似逐以瑞獅為名,但又
因瑞與睡之廣東話發音相同逐改稱為「醒獅」至今。
二、台灣的南北獅:南獅(閉口獅亦稱青頭獅、館獅、客家獅
)。
北獅(開口獅亦稱敢仔獅、金獅)。
北京獅
廣東獅
獅子也喜歡kiss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