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菊原產於大陸浙江、安徽、河南及四川等地。台灣則
以苗栗銅鑼及台東卑南為主要栽培區。
杭菊是「菊花茶」的主要原料,自古以来即為藥用植物
,經濟價值高。
以農立鄉的銅鑼是典型的客家庄,每到暮秋時節,杭菊
滿山滿野,恰似初雪覆蓋,美不勝收。
杭菊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於每年清明節種植,
採仟插法栽培,於入秋後陸續含苞,花卉呈莖直立性,
葉戶生,羽狀缺刻。花頂生,頭狀花序。
花形為球形,小輪花徑,直徑約3公分,花色中心為黃,
往外漸次轉白。
11月中旬到12月中下旬,於花序之舌狀花展開7-8分時
開始採摘,一般可分3-4次採收。由於花芽分化的時間
不同,致成熟期不一致,均以人工採花。
杭菊在完整盛開後,經人工一朵朵手摘,經過24小時烘
製後,每450g的新鮮杭菊僅能製成45g的珍貴乾燥杭菊。
杭菊一般分為白菊花以及黃菊花,兩者的功效有些許的
差異:
黃菊花:黃菊味道較苦,多用疏散風熱,若是因感冒出
現發燒、流鼻水等症狀,則能泡杯黃菊花茶緩解症狀。
白菊花:白菊多用養肝明目,味略甘,若是雙眼乾澀,
則能選擇白菊花作為藥材。
此外,菊花還有著降低肝臟毒素功效,若是因熬夜而口
乾舌燥、頭暈疲倦,則能將黃白各半的比例去調製菊花
茶。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