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樹是熱帶地區最有名的染料植物。別名:紅木,胭脂木,臙脂
樹、臙脂木、紅色樹。原產熱帶美洲,台灣於1910年代由南洋引進
栽植,作為染料和園藝作物用。
胭脂樹為亞馬遜河流域與西印度群島熱帶地區常見的染料作物,主
要利用部位為種皮,當地原住民,常利用果實內種子,用手掌搓揉
後將種皮所產生汁液拌著唾液,塗抹臉部或身體作為裝飾,就像塗
抹了胭脂一般。
胭脂樹科胭脂樹屬多年生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株高3~6公尺,樹幹直
,分枝處低,樹皮灰褐色,樹冠半圓形。
葉具長柄,互生,卵形或卵狀心形,紙質或厚紙質,基部心形或圓
心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全緣或淺波浪緣,表面綠色光滑無毛,背
面有赤褐色短毛。
花頂生,開放時徑約2~3cm,呈密集的圓錐花序,花序長6~12cm,密
佈赤褐色短毛。花萼深5裂,裂片覆瓦狀排列,黃色或紅色,基部具
有腺體5。
花瓣5片,粉紅色,長橢圓形,長1.2~1.8cm,寬0.6~0.9cm,先端寬
,背面略具紅色斑點。雄蕊多數,花絲上半部淡紫色,下半部為黃
色,柱頭淺2裂。
果實為蒴果,扁三角形,密被肉質軟刺,成熟時2瓣裂,長3~4.5cm
,成熟實帶紅褐色。種子多數,長橢圓形,先端略鈍,徑0.4~0.5cm
,外被有紅褐色肉質種皮,其紅色外種皮為良好之胭脂材料。
花期春至夏季,果期秋至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