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蟲通常不太討人喜歡,多數人不喜歡毛毛蟲的原因大致包含
以下幾點:
1. 顏色鮮艷就是有毒,要遠離牠
2. 又胖又柔軟的身體
3. 毛絨絨的外觀
4. 蠕動行走的樣子
胖嘟嘟的毛毛蟲沒有外骨骼,全身柔軟、腿又短,只能透過短短
的腳緩慢的扭來扭去,這種移動方法其實也很辛苦的。
其實,恐懼來自於對事物的不瞭解,與其害怕,不如勇敢地認識
牠們,你將會發現牠們是迷人的生物呢!
最近拍了一些蛾寶寶,如果您不討厭牠,就請看牠一眼,如果真
的不喜歡,那就直接跳過吧。
癩皮瘤蛾
癩皮瘤蛾,幼蟲,腹背第一節及近末節各有一對穩定的黑色瘤斑。
側視可見體背密生長毛。
背上兩條黃色縱帶是牠的特徵,幼蟲淡青色,老蟲背中央黑色條紋
明顯。
小白紋毒蛾幼蟲,頭部紅褐色,胴部淡赤黃色,背面黑色,腹部
前半部有2束、近後端部1束長毛皆暗褐色,其後各節背方4束、側
方2束為黃白色,體長22~30mm。
幼蟲於4 ~ 5月發生較多,主要取食花蕊、幼果及葉片,葉部被
吃成缺刻或不規則之孔洞,老熟幼蟲至葉背或樹幹枝條上結繭化
蛹。
基斑毒蛾又稱柑毒蛾,主要分布低海拔山區,棲息量多見,幼蟲
頭部紅色,左右有2叢長型毛束,腹部前節有側緣有一白一黑的
毛叢,背上有4叢白色毛斑,背中央有一條不明顯的白色縱斑,
體背密生像紅寶石般的瘤刺,以睡蓮、矮仙丹、大王仙丹花、
相思樹、柑桔、茶、榕等多種植物寄主。
蓬萊螢斑蛾幼蟲
幼蟲全身為金黃色,頭部黃褐色,中胸背上具2根肉棘,頂端有1
小束黑毛。腹尾背上具2大2小肉棘,身上每個突疣有2-3根細毛。
每一體節具凹陷環溝,氣孔黑 色,下緣突疣特別外突。體背具3
條黑色細縱紋,每一間隔有一個軟肉疣,每一肉疣頂端有兩根細
長毛。分布於低海拔山區,為特有種,寄主植物為山豬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