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馨堂興建於1898年,屬清代建築,坐落在蘆竹南山路三段71號
,是少數型制保存良好的閩南式傳統民居。其陳姓先祖早期在當
地為大地主,後人陳必懷曾於清朝高中秀才,故屋脊呈燕尾式造
型,象徵達官顯耀的住所。
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德馨堂」,包含正身、前埕、山門、
圍牆,屋脊呈燕尾造型,牆面以土磚砌成,用糯米拌石灰取代混
凝土,外觀貼上紅磚,以適應台灣多雨潮濕的天氣候。由當時人
稱「猴仔師」的匠師打造,是先人陳獻琛高中秀才時募資興建,
大廳放置祖先牌位,內部大樑是台灣福杉。
門樓
門樓屋脊的燕尾代表一個家族的祖祠。
正身
燕尾指的是房屋主脊朝上微彎,兩端外延向上翹起,形如燕尾。
前埕
圍牆
因緊鄰機場捷運,不少建商想高價收購,但後代子孫不受利誘、
堅持保留祖產,終於被劃定為市定古蹟,知名度越來越高,吸引
許多歷史文化愛好者慕名前來。
「德馨堂」已列為桃園市定古蹟,早年閩式古厝三合院保存完整
,成為機場捷運A10山鼻站最佳景點,堂前特別設置一尊大貓頭鷹
公仔,成為古厝亮點,更象徵貓頭鷹為當地圖騰特色。
後人陳鼎釧為提升百年古厝能見度,歷時4個月手製3.1米高「超
萌」巨型貓頭鷹公仔,放置德馨堂。陳氏古厝的陳伯達宗族會長
陳台淇說,為了陳氏古厝的文化傳承,增設貓頭鷹公仔,成為古
厝的另一個亮點,尤其翎角鴞長期在五酒桶山生長,貓頭鷹公仔
的意象,也提醒民眾重視環境生態、重視五酒桶山區貓頭鷹保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