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蘵為茄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別名:博仔草、燈籠草、炮仔
草、燈籠酸醬...等。
原產於熱帶美洲。現已廣布全球熱帶至溫帶地區。
莖分枝斜向或直立,全株被毛或近無毛,莖具稜,有綠、紫二
品種。
葉互生,葉片為廣卵形或長圓形,長3~8cm,寬2~6cm,基部斜
圓形,先端短尖或漸尖,全緣或不規則淺裂,具少數不規則的
低平鋸齒,葉柄長約2~5cm。
秋冬間開淡黃色花,單生葉腋,花冠盅狀,先端近五角形。萼短
筒形。先端淺五裂,被柔毛。
漿果球形。宿存花萼在花謝後漸增大,膨大如燈籠,具五稜,綠
色,被細毛。
燈籠草果實為可食用的漿果,外形酷似燈籠,是4、5年級台灣民
眾兒時在農間玩耍時的甜食零嘴,大人們則是取用全株植株,將
其曬乾做成青草茶飲用,具有清熱、利尿、行血、解毒、止痛、
鎮咳之效。
在過去燈籠草常見於田野鄉間,而今因環境大量開發及殺草劑使
用,或被當成雜草剷除,已較不易見到此種植物。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