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揚草,台灣最普遍且隨遇而安的野生植物,從平地到山區
無處不在。本島10多種地錦草中以飛揚草能見度最高。
大飛揚草的葉形就像是一對對的翅膀,像是隨風展翅飛翔,這
就是為什麼會有「大飛揚草」之稱的由來。
別名:飛揚草,大號紅乳草,羊母奶,大本紅乳草,神仙對坐
草,大乳汁草。台灣全島低海拔之荒野、路旁、空地等十分常
見,一般皆成群繁生於向陽處所。
大飛揚草是一年生草本,大戟科大戟屬。莖高10-40公分,全
草淡紅色或紫色,有毛,折之有白色乳汁液。外形像站立的百
足蟲。
葉對生,鋸齒緣,長橢圓狀披針形,基部歪楔形乃至圓形,表
面疏生短毛,葉背帶黃色,有毛,具短柄。
聚繖花序排列成頭狀,花密而小,雌雄同株異花。腋出,花單
性同株,綠色或紫紅色,雄花無花被,雌花子房 3 室。果實
為蒴果。
有清熱解毒、止痢止血、收斂止癢之效,可治腸炎、細菌性
痢疾、小便不暢、疔瘡、濕疹、牙痛等;外用則取鮮品適量
,搗爛敷或煎湯洗患處,可治皮膚炎、濕疹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