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8749.jpg

大溪老茶廠內木造衍架、整排藍灰色窗櫺、被踩到平滑光亮的水

泥地板,甚至在石牆及原木樑柱上都還能窺見斑駁的歷史痕跡,

沒有多加修飾,處處流溢著古樸懷舊況味,就為了完美重現老茶

廠百年雋永光陰。

IMG_8735.jpg

大溪老茶廠,起源於1899年日本三井合名會社來台開拓茶園,在

1926年於大溪水流東地區興建新式機械製茶工廠,即當時的角板

山工廠,後於1946年改名為現在為人熟知的「大溪茶廠」。在當

時台茶興盛,外銷歐美達到巔峰,將茶奉為「黑金」的年代裡,

大溪茶廠在台灣早期製茶產業中,十足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

後來歷經大火燒毀重建、產業蕭條等危機,讓這座隱身在慈湖附

近山上的老茶廠,不得不褪去昔日風華,默默沉寂長達半世紀之

久。

IMG_8737.jpg

 

IMG_8739.jpg

 

IMG_8733.jpg

 

IMG_8775.jpg

民國45年,大溪茶廠遭受祝融之災後,由工兵協助重建。縱橫交

錯的老檜衍架共計151根。工兵工程著重於快速、堅固、耐用。

除了公母頭榫接外,還使用鐵件加強,其利用榫頭及力學結構,

在視覺上更有種和動人心的美感。

IMG_8740.jpg

 

IMG_8741.jpg

在洋溢庭園逸趣的靜水池區,輕遊隨想;在樂音流洩的茶書屋內

,染上一身的書卷茶氣;在老茶廠特意營造的靜美空間裡,有茶

、有書、有人文,透過建築的無聲氣息與光影,將老宅的溫度傳

遞給到訪的旅人,在推開門的瞬間,能嗅到滿溢的茶香,也能領

會做茶人對在地文化的真誠照顧。

IMG_8742.jpg

 

IMG_8746.jpg

 

IMG_8764.jpg

台灣農林在老茶廠裡陳設的百年文物、大型古早製茶機具及室內

萎凋區值得玩味外,這棟自光復後興建的茶廠建築,融合日式嚴

謹設計、台式穩紮工藝及英式建築風格,渾然天成的採光與通風

設計,也讓老宅散發出無盡的迷人氛圍。

IMG_8747.jpg

 

IMG_8748.jpg  

 

IMG_8750.jpg

為大量採光、自然通風而特別設計的一長排木窗櫺,讓老廠房到

處充滿著歲月的光影,這裡的光影怎麼拍都好看!我左拍又拍就

是不願罷手。

IMG_8761.jpg

 

 IMG_8752.jpg

一張張色彩斑駁的舊鐵椅,彷彿也在訴說著老茶廠滄桑的歷史。

IMG_8753.jpg

 

IMG_8760.jpg

 

IMG_8754.jpg

 

IMG_8835.jpg

 

IMG_8757.jpg

 

IMG_8823.jpg

閱讀區和茶書屋最宜獨處靜思,老茶廠提供遊客試飲的普洱茶,

以超大鑄鐵壺煮泡非常有特色。就著書香、茶食佐茶,襯著戶外

的山光鳥鳴,會讓人想一整天坐在這裡,哪裡也不想去啊。

IMG_8828.jpg

 

IMG_8756.jpg  

藍灰色的窗櫺與斑駁樑柱、孔雀藍的造型層架、青藍色的大片牆

面,藍色調的純淨多變,灑落一地的低調復古,驅散了水泥鋼骨

的都市習氣,卻有著令人沉靜而穩定的力量,一如在歷史洗鍊下

,大溪老茶廠的舊時風華~~亙古多變卻永不重覆!

IMG_8758.jpg

 

IMG_8759.jpg   

地址:桃園市大溪區新峰里1鄰復興路二段732巷80號 

  IMG_8777.jpg

 

IMG_8813.jpg

大眾運輸:

搭乘桃園客運5090自水流東站下。

自行開車:

1.北二高大溪交流道出口,經慈湖、百吉隧道後往台七線方向行

駛,前行約15分鐘可抵達。

2.北二高南下三峽交流道出口,北上三鶯交道流出口至大埔依左

前方 台七乙線行駛往三民方向,約15分鐘可抵達。 

IMG_8779.jpg

 

IMG_8820.jpg

 

IMG_8783.jpg

 

IMG_8816.jpg

 

IMG_8809.jpg    

 

IMG_8818.jpg  

 

IMG_8821.jpg  

 

IMG_8826.jpg  

 

IMG_8829.jpg  

 

IMG_8839.jpg

 

IMG_884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Alice的天空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