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有濃妝出絳紗,行光一道映朝霞。
飄香送艷春多少,猶如真紅耐久花。
白居易
花無百日紅,唯獨茶花的花期,可跨冬、春兩季,乃至
更長。茶花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獨能深月占春風」
的傲梅風骨,又有「花繁豔紅,深奪曉霞」的凌牡丹之
鮮豔,因此自古以來就是極富盛名的木本花卉,深受文
人雅士喜愛,被譽為吉祥歡喜的象徵。在唐宋兩朝更達
到了登峰造極之境,直到十七世紀引入歐洲後,造成轟
動,也因此獲得「世界名花」的美名。
探究茶花在我國的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魏晉南北朝
時期。有詩為證:
洗沐唯五日,棲遲在一丘。
古槎橫近澗,危石聳前洲。
岸綠開河柳,池紅照海榴。
野花寧待晦,山蟲詎識秋。
人生復能幾,夜燭非長游。
這首《山庭春日》,是目前能夠找到最早的茶花詩,為
南北朝時期江總所寫。
山茶花與茶花其實是同屬同種,不同在於,山茶的花瓣
較疏,其凋謝的方式是花瓣一片片的凋落,而茶花的花
瓣較密,其凋謝的方式則是整朵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