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長吻白蠟蟬,體長34-42mm;頭前額向前延伸一棒
狀物,黃色,少量甚至無點狀白色粉末,端部為向上彎
,呈球狀;複眼黑色;胸部佈滿白色粉末;前翅白色,
翅前緣具五個黑斑,基部具黑褐色塊狀斑紋,翅中至外
緣為黑褐色,散生點狀大小不一白色斑,後翅白色,端
部黑褐色;足黑色;腹部腹方黑色,背方佈白色粉末。
分布於中國、海南島和台灣。台灣主要分布於北部平地
至低海拔地區,主要集中於台北盆地周邊淺山帶,另外
北海岸、桃園台地、宜蘭、花蓮亦可見到,其他地區則
零星出現。
本種又稱《渡邊氏東方蠟蟬》,為台灣蠟蟬科中體型最
大的,成蟲於5~8月出現,寄主烏桕或山桕樹幹上,群體
營生。
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寄主汁液為食,寡食性,隱密性高,
若見騷擾會以橫向的方式移動躲藏樹幹的另一邊或飛離。
渡邊長吻白蠟蟬,頭部延伸成棒狀,端部黃色球狀,模
樣像小丑的長鼻。生物學者們到現在還不確定這根長角
到底有何作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