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有亮麗鮮艷的羽色,以亮麗的藍綠色為主,是大自然裡會飛的
藍寶石。別名:魚狗、普通翠鳥、釣魚翁。由於翠鳥美麗的外型,
所以牠的拉丁學名(Alcedo atthis)意思就是「倩女般美麗的魚狗
」。
翠鳥體長約16公分,雄鳥與雌鳥幾乎同色,只是雌鳥的下嘴基為橙
紅色,雄鳥則為黑色。
翠鳥生活在平地至中海拔地區的湖泊、池塘、溪流、溝渠等水域地
帶,生活環境跟水鳥類一樣,因為牠們以魚、蝦等為主食,亦兼食
水生昆蟲、蛙類等小動物。
翠鳥的尾羽短,飛行中不利方向的控制,所以牠們多半是貼著水面
,呈直線飛行。
翠鳥喜歡停在水面突出的樹枝上,一站就可以是好幾分鐘,眼觀四
方,伺機捕捉水裡的魚蝦。
發現水中有獵物時,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俯衝入水中用嘴捕捉
,捉到後立即返回原處,進食前還會先將魚打昏,再將魚頭移到喉
嚨的方向,然後將之吞食。
翠鳥吃魚方式會把較大型的魚類朝樹幹敲打,直到魚被敲暈後,再
從頭部開始把魚吞入腹中,免得喉嚨被魚鰭刺傷,至於小隻的魚,
則是一口吞下。
翠鳥吃東西的習慣很好,只要能吞下的,一點都不浪費,因此,有
時捕到特大的魚,往往會吞個老半天。翠鳥吃完食物後會把無法消
化的骨頭、鰓、尾、鱗片等吐出,形成食繭。
每當台灣吹起強勁的東北季風,便可以看到牠們成群的在水田中涉
水、覓食的模樣。穿著粉紅色長襪,長長的腳脛閃亮閃亮的,好比
模特兒一樣,所以牠們又稱為「紅腳鳥」、「高腳鳥」;台語叫「
身長骨交仔」,客家話更是直接叫牠「長腳雞」。看牠婀娜多姿的
行進,動作優雅的覓食,畫面悅目、美麗!
高蹺鴴,常結群活動,喜沿海淺水及淡水沼澤地。可見於湖泊、沼
澤、魚塘、蝦池以及河流平緩水面開闊處,棲息於近水的草地農田
等處。
高蹺鴴在台灣原本被視為候鳥,自從1980年代在大肚溪口發現繁殖
紀錄後,近年大量在台灣海岸地區發現相當多的繁殖狀況。
高蹺鴴屬反咀鴴科,身長約32公分,嘴細長而直,腳紅且修長,背
部及飛羽黑色,臉、前頸,胸腹白色,常以緩慢優雅的姿勢步行於
水田、魚塭、沼澤等淺水地帶群體活動。以昆蟲、軟體動物為主食
蒼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