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族,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原本被列為泰雅族的一支,經
過多年的正名運動,終於在2008年4月23日成為第14個官方承認的台
灣原住民族。
賽德克族在日據時期的文獻記錄中稱作「紗績族」,原本居住於現
今南投地區,每年到9、10月這個時節,賽德克族各地的部落就會開
始忙著採收小米, 感謝上天所賞的祝福讓小米可以豐收。 同時也
為著小米的豐收而舉辦「收穫祭」。
賽德克族收穫祭活動規模與需遵守的族規與播種祭相同,舉行收穫
祭當天,收穫祭祀團於天亮之前要完成採集小米穗約三把,並攜至
收穫祭壇進行祭祀儀式。
賽德克族人擁有著獨特的生命禮俗和傳統習俗,並發展出許多特有
豐富的文化,如紋面、狩獵、編織、音樂、語言、歌謠與舞蹈。
賽德克族的織布技藝,在台灣各原住民族群中自有其殊勝之處,若
說佔有一席之地亦不為過。賽德克族最常見的織物顏色有綠、紅、
黃、黑、白色等,而賽德克族人對紅色卻情有獨鍾。
賽德克族的服飾與泰雅族類似,基本的服飾包括上衣、腰裙胸兜、
披風、頭飾、冠帽以及首飾等等,不過因為地理環境的因素在各
地的服飾就會有些差異,以日據時期學術界的分法,霧社群的賽
德克人以女性的服飾較為豐富,除了上衣與圍裙之外,還加了綁
腿和一大片方塊布,披在身上,實用且保暖。在男性來說,這一
大塊方巾會斜向地披在身上,形成菱形狀,同樣也有保暖的作用
。
賽德克族以紋面及精湛的織布技術聞名。紋面的意義除了美觀以外
,代表成年及其成就的標記,沒有紋面的人無法得到族人的認同與
尊敬,更無法論及婚嫁。
必須在適齡期達到族人所規範的標準以證明自己有資格紋面,其中
男子需經過【出草】獵首的洗禮,女子則要熟稔織布技巧。男性主
要在前額及下顎中央刺上縱紋,女性則是於前額中央刺縱紋,另外
再由耳根經兩頰後至兩唇中央上刺斜紋,最後交會於兩唇中央到下
顎上方。
但紋面的風俗在日本人佔領台灣期間被禁止,目前仍保有紋面的賽
德克族都是七、八十歲以上的族人了。
在過去的傳統生活中,口簧琴幾乎與賽德克族人息息相關,舉凡
休閒娛樂、或在山林打獵連繫彼此、或男女傳達愛意,含蓄保守
的賽德克族人會以口簧琴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口簧琴不僅是樂器,還是族人的溝通工具,彷彿部落的摩斯密碼
,日據時代曾被禁吹奏,流傳有限。
口簧琴是廣泛分佈於亞洲、歐洲、大洋洲的古老樂器,臺灣幾乎
各原住民族都有口簧琴的使用,其中以泰雅族及賽德克族的口簧
琴發展較為發達,這兩個族群除擁有一般少數民族較常見的一到
三簧口簧琴外,還發展出四到八簧的多簧口簧琴。
我喜歡原住民文化,每參觀一次歲時祭儀,就能多認識一些原住
民族特有的生活習俗,而他們的樂觀熱情,也能感染所有在場的
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