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李流謙
庭前紫薇初作花,容華婉婉明朝霞。
何人得閒不耐事,聽取蜂蝶來喧譁。
絲綸閣下文書靜,能與微郎破孤悶。
一般草木有窮通,冷笑黃花伴陶令。
每年這個季節,只要經過鶯歌,我一定會特別留意兩旁的行道樹,
看看大花紫薇開花了沒。樹冠盡是一片迷人的紫,加上密密麻麻的
黃色花藥,搭配起來更為顯眼亮麗,為初夏增添點浪漫的色彩。
大花紫別名:大果紫薇、洋紫薇、大葉紫薇。原產於印度、中國及
澳洲。
千屈菜科落葉喬木,主幹直立,枝幹斜上,樹冠呈傘狀,高可達15
公尺。
葉大,兩列對生,葉片橢圓形至長橢圓形,葉脈明顯,尾尖稍紅,
落葉前葉片變黃或變紅。
總狀或圓錐花序頂生,每朵花有6個花瓣,瓣緣呈不規則波浪齒狀,
花瓣質地類似皺紋紙。花朵隨開放顏色會漸漸變化,由粉紅、紫紅
至紫色。杯狀花萼,兩性花,排列整齊。花期為5~7月。
帶著縐褶的花瓣,彷彿佛朗明歌舞裙般隨風翻飛,恣意狂放,感受
到熱情洋溢的生命力,也宣告夏季的到來。
果實為蒴果,成熟時開裂,帶暗褐色色澤,內藏多數種子,種子有
翅,果期為10~11月。
大花紫薇之花朵碩大且花數多,開花時極富觀賞價值,入冬落葉前
葉色轉為黃或紅色,具有四季變化的特色。除了做為觀賞樹木之外
,也可作為藥用植物,菲律賓人稱之為「banaba」,對控制血壓、
膽固醇、血糖等有療效。
南宋楊萬里《紫薇花》
似痴如醉弱還佳,露壓風欺分外斜,
誰道花無紅百日,紫薇長放半年花。
北宋梅堯臣《閣後紫薇花盛開》
禁中五月紫薇樹,閣後近聞都著花。
薄薄嫩膚搔鳥爪,離離碎葉翦晨霞。
鳳凰浴去池波響,鳷鵲陰來日影斜。
六十無名空執筆,顛毛應笑映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