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也是臺灣民間最重要的民俗節日。
除夕這天要貼春聯,重頭戲就是要吃豐盛的年夜飯,飽餐一頓後
,最高興的就是領壓歲了。
圍爐的典故由來:古時候人們席地而坐,圍著爐子吃飯,有桌子
之後,就將爐子放在桌下,不忘傳統圍爐的習俗,並在爐的四週
攤舖制錢,象徵財旺。
圍爐的時後,會於飯菜中準備一些象徵吉祥的菜餚,讓全家一起
享用討個吉利。(年年有餘)
過年圍爐之後,由長輩分壓歲錢,將爐週所攤的制錢或另用紅線
穿的銅錢一百個 ( 取其長命百歲 ) 作為壓歲錢,後改為以紅紙
袋包著現鈔,俗稱「紅包」。
長輩發過壓歲錢後,家人們圍坐爐邊談話歡樂,稱做守歲。
一般民間認為守歲,可為父母添壽,替父母守住長壽,並祈求閤
家來年平安,為孝道的表現,而守歲到午夜十二時後,大家會習
慣放鞭炮迎接新年。
過年是大人忙碌又辛苦的日子,是小孩開心又幸福的日子,也是
大家要感恩又惜福的日子;除夕夜,餐桌上豐富的年夜飯、滿屋
子快樂溫馨的氛圍,期望家人身體健康,事業順利,家庭團結,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上海魚膠火曈雞湯
蠔油海參
臘味拼盤
炸響鈴、清炒豆苗
法式香煎玉帶
普羅旺斯烤小羔羊
炸響鈴
涼拌海蟄頭
清蒸海雞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