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喜長尾如扇張, 二喜風流歌聲揚, 三喜姿色多嬌俏, 四
喜臨門福祿昌。」,這是人們對白腰鵲鴝的美喻之詞。
白腰鵲鴝,就是寵物店家常說的「長尾四喜」,取其(公鳥)愛
唱歌,長得又亮眼的討喜外型而得名。在中國,白腰鵲鴝還有
四大鳴禽之一的雅號。
看看公鳥黑藍色與橙紅色相間的羽翼,聽聽悅耳嘹亮的鳴叫,
就能想像牠們之所以成為熱門寵物的原因。
公鳥全長約21-28cm,體色黑藍色為主,下胸以下橙紅褐色,腰
部有大白斑,尾羽黑且長。鳴唱聲優美、多變,擅長模仿聲音。
母鳥全長約17-22cm,頭、頸、背及上胸黑灰色,下胸以下為淡
黃褐色,尾羽較雄鳥短。鳴唱聲優美。
然白腰鵲鴝的商機,誘使捕鳥人與鳥店業者組成了共生網絡,
在林間野放成鳥,使之交配繁殖,捕鳥人到了交配期,就能獵
捕更多的成鳥轉賣鳥店。而禽流感爆發後,引發棄養潮,造成
白腰鵲鴝成為「籠中逸鳥」,加速在台灣群聚繁衍。
彼此之間的巢洞資源重疊,一旦外來鳥數量增加,可用的巢洞
幾乎被外來鳥搶先作為繁殖利用時,等於減少本土鳥的棲息空
間。
占地之餘,主要以蟲類為主食的白腰鵲鴝,在食物資源也和本
土鳥重疊,包括螞蟻、蜈蚣、蚯蚓、蜘蛛、蝴蝶和蛾類的幼蟲
等,和棲地內其他台灣本土鳥如小彎嘴畫眉、台灣畫眉、繡眼
畫眉等相互競食,更有記錄顯示,白腰鵲鴝會捕捉同屬於台灣
本土的日本樹蛙。
據說牠們只吃活體,不吃飼料,嘴很刁、不好養,有飼主養不久
放生,甚至寵物店也養不起而放生,卻造成後來的生態浩劫。
白腰鵲鴝因人為因素,被迫離鄉異地,還成為「入侵外來種」
鳥類,最後要被誘捕移除!這次能觀察到白腰鵲鴝,心情雖是
驚喜的,卻也同時深深感受到牠「美麗」背後的「哀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