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古代被稱為“花中四君”之
一,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詩人,對菊花的耐
寒傲霜更加喜愛和讚賞,留下了許多歌詠菊花的名篇
佳作。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 ?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董必武 (賞菊)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 (飲酒)
不隨群草出,能後百花榮。氣為凌秋健,香緣飲露清。
細開宜避世,獨立每含情。可道蓬蒿地,東籬萬代名。
李夢陽 (菊花)
滿園花菊鬱金黃, 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白居易 (重陽席上賦白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白居易 (詠菊)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條。
袁崧 (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蘇軾 (趙昌寒菊)
一叢寒菊比瓊華,掩映晴窗動綠紗。
乍覺微香生暖室,真擬奇艷出誰家。
沈鈞儒 (賞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 (詠菊)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
羅含宅里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李商隱 (菊花)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元好問 (賦十月菊)
誰將陶令黃金菊,幻作酴糜白玉花。
小草真成有風味,東園添我老生涯。
黃庭堅 (戲答王觀復酴糜菊二首選一)
菊裳茬苒紫羅衷,秋日融融小院東。
零落萬紅炎是盡,獨垂舞袖向西風。
文徵明 (詠菊)
東籬黃菊為誰香,不學群葩附艷陽。
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處作孤芳。
史鑄 (詠翻集句)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唐寅 (菊花)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杜甫 (雲安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