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6698.jpg

綠繡眼,俗名:青笛仔,青絲仔。棲息在平地至低海拔之樹林地

帶,為台灣相當常見的留鳥。

IMG_7530.jpg

綠繡眼於4至8月間繁殖,雄鳥會站在定點以連續不斷婉囀聲鳴唱以

爭取雌鳥的青睞。一年可有2窩。在分叉較多的小樹或灌木的細枝

上以草材、細葉編織精細的碗狀小巢,除了巢體做工精細外,還會

用青苔和蜘蛛網等物品裝飾(偽裝)鳥巢外觀,以減少被發現的機會

。編織精緻的碗狀小巢,巢距地高度約1.5至4m之間。每窩產下3枚

蛋。

IMG_7599.jpg

親鳥為一夫一妻制,雙親共同育雛。雛鳥為晚熟性,孵出後10~11

天即可離巢。雛鳥離巢後隨著親鳥一起活動覓食,不同家族間再

度集結為鳥群,幼鳥在鳥群間很快學會覓食的能力。

IMG_6649.jpg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IMG_5790.jpg

體型和成鳥差不大小的雛鳥,常振翅撒嬌向成鳥乞食,但隨即可

能看見成鳥攻擊雛鳥,究其目的,在於幫助雛鳥「斷奶」,使其

獨立。

IMG_6673.jpg

綠繡眼成鳥對雛鳥除了「養育」之外,也有教育的責任,看到鳥

父母磨練子女,促其成長獨立,反思目前社會上有太多父母寵溺

孩子,不盡心教育孩子,這還不如綠繡眼爸爸、媽媽的教育理念

呢。

IMG_6674.jpg

 

IMG_5955.jpg

一暝大一寸,眼看羽翼成。

IMG_7113.jpg

拍攝成鳥辛勞撫育幼鳥的經過,更能深刻體會父母的養育之恩。

IMG_6676.jpg

綠繡眼小巧可愛,叫聲好聽,因此在古詩詞字畫中出現,「錦鱗

繡羽,難傳愁態顰嫵。」

IMG_7492.jpg

成鳥體長約11公分,背部大致為黃綠色,腹部白色。

喉至上胸、尾下覆羽黃色。具白色眼圈,眼先有一黑帶。虹膜紅

褐色、喙黑色、腳鉛灰色。

IMG_6696.jpg

綠繡眼非常適應人類營造的綠地環境,因此人類聚落附近常見、

成群生活,規模約20-50隻,以昆蟲為主食,亦會吃花蜜、花粉

、果實等。

IMG_6699.jpg

 

IMG_6869.jpg

有少數不肖業者會非法誘補野鳥來眅賣,因此造成野外族群的生

存壓力,每回拍攝綠繡眼育雛,都會擔憂雛鳥們能否順利長大離

巢。

IMG_6705.jpg

 

IMG_6707.jpg

 

IMG_6871.jpg

 

IMG_7009.jpg

 

IMG_7034.jpg

 

IMG_7036.jpg

 

IMG_7050.jpg

 

IMG_7052.jpg

 

IMG_7107.jpg

 

IMG_7119.jpg

 

IMG_7169.jpg

 

IMG_7121.jpg

 

IMG_7130.jpg

 

IMG_7160.jpg

 

IMG_7184.jpg

 

IMG_7220.jpg

 

IMG_7408.jpg

 

IMG_7447.jpg

 

IMG_7454.jpg

 

IMG_7497.jpg

 

IMG_7516.jpg

 

IMG_7518.jpg

 

IMG_7525.jpg

 

IMG_7533.jpg

 

IMG_7536.jpg

  

IMG_7549.jpg

 

IMG_7566.jpg

 

IMG_7571.jpg

 

IMG_7576.jpg

 

IMG_7595.jpg

 

IMG_7601.jpg

 

IMG_7607.jpg

 

IMG_7608.jpg

 

IMG_5765.jpg

 

IMG_5770.jpg

 

IMG_5791.jpg

 

IMG_6650.jpg

 

IMG_5794.jpg

 

IMG_5795.jpg

 

IMG_5829.jpg

 

IMG_5871.jpg

 

IMG_5872.jpg

 

IMG_597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7) 人氣()